《出师表》PPT课件7
学习目标
1、积累重点字词,归纳文言知识。
2、了解“表”的一般知识。
3、理清课文脉络,背诵全文。
4、诸葛亮在文中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?
5、作者回顾了自己的经历。从表文中你能了解作者回顾了哪几件事?有何作用?
6、学习本文融议论、叙述、抒情于一体的写作方法。
写作背景
诸葛亮辅佐刘备,历尽艰难坎坷,经过多年奋战,终于建立了蜀国,身负丞相重任。蜀国建立后两年,即公元223年,刘备病逝,后主刘禅继位,时年16岁。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,主持蜀国军政大事。公元227年,诸葛亮统率蜀国军队北进,驻军汉中(今陕西南郑县),准备征伐曹魏,夺取中原,复兴汉室。他当时感到刘禅暗昧懦弱,颇有内顾之忧,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,恳切劝谏,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,砥砺志行,振作精神,听信忠言,任用贤良,黜斥佞人,严明赏罚,尽心国事,以图完成复兴汉室,统一天下的大业。
... ... ...
解读文体
“表”是古代奏议的一种。常见有疏表奏章几种。它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。即臣子写给皇帝的书信。内容多是陈述自己的愿望、请求,或是对某些问题的看法,常用议论、记叙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,要求写得辞情恳切,委婉动人,陈述衷情。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,兼用记叙和抒情。
公元227年,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,写这篇表文的目的是,希望刘禅任用贤臣,采纳忠言,赏罚分明,国内政治修明,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,以实现先帝的“北定中原”,“兴复汉室”的宏大理想。
整体感知
1、听读课文,识记字词。
2、理清脉络,划分结构。
3、勾画字词,试译课文。
4、从表文中你能了解作者回顾了哪几件事?
... ... ...
积累字词
崩殂 忠谏 陟罚 臧 否 裨补阙漏
费祎 猥自枉屈 夙夜忧叹 妄自菲薄
庶竭驽钝 谘诹善道 以遗陛下
第一部分:(1—2)指明危机,提出建议。
第二部分:(3)自叙经历,表达“报先帝 ,忠陛下”的真挚感情 和“北定中原,兴复汉室”的决心 。
第三部分:(4)明确各方面的责任。
... ... ...
翻译课文
臣亮言:先帝创业未半,而中道崩殂;今天下三分,益州疲弊,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。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,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,盖追先帝之殊遇,欲报之于陛下也。诚宜开张圣听,以光先帝遗德,恢弘志士之气,不宜妄自菲薄,引喻失义,以塞忠谏之路也。
臣亮表奏:先帝创建统一全国的大业还没有完成一半,就中途去世了。现在天下分裂成魏、蜀、吴三国,我们蜀国贫穷衰弱,这确实是危急存亡的时刻啊。然而,侍从护卫的大臣们在宫廷内毫不懈怠,忠诚有志的将士在疆场上舍身作战,因为他们追念先帝在世时对他们的特殊恩典,想报效给陛下啊。陛下确实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,用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,发扬扩大志士们的气概;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,说一些不恰当的话,以致堵塞忠臣进谏的道路啊。
... ... ...
阅读理解
1、诸葛亮在文中向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?哪一条是主旨所在?为什么?
提出了三条建议:⑴广开言路。“诚宜开张圣听”;⑵严明赏罚。“宫中府中,俱为一体,陟罚臧否,不宜异同”;⑶亲贤远佞。“亲贤臣,远小人”。
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远佞,广开言路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,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;只有做到亲贤远佞,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,“昭平明之理”,不至于忠奸不分,赏罚不明。
2、提出这三条建议的目的是什么?
①希望后主能“以光先帝遗德,恢弘志士之气”
②希望后主能“以昭陛下平明之理
③希望后主能“亲贤臣,远小人。则汉室之隆,可计日而待也”。
总之,作者希望蜀国能够有一个清明的政局,稳定的后防,消除北伐的后顾之忧,使他能集中精力伐魏。
3、文章由劝谏转入自叙生平,初看似与出师无关,但进一步推敲,却可看出作者的良苦用心,这样写,好处何在?你看出来了吗?
这样写,首先是表白自己对蜀汉的一片忠忱,21年如一日辛苦奔走,是感先帝的殊遇,先帝既已“崩殂”,亦当“报之于陛下”。这样的表白入情入理,容易打动刘禅,取得信任,以防远离之际,小人妄进谗言,离间君臣而坏大事。其次,追述先帝“不以臣卑鄙”,而“三顾”之举,也是启发刘禅能像其父一样任人惟贤,知人善任。由谏君突然转入述己,使文章另辟蹊径,跌宕多姿,起伏有致。
... ... ...
阅读探究
1、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?
请求出师北伐,希望国内政治修明,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,表达作者报先帝,忠陛下的思想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。
2、怎样理解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之间的关系?
以广开言路为基础,用严明赏罚为手段,达到亲贤远佞的目的。亲贤远佞是核心。
3、诸葛亮为什么要自叙本志和白帝城托孤?
表现刘备的知遇之恩和对他的极度信任,说明了创业维艰,表达了自己“报先帝”,“忠陛下”的心情希望后主支持北伐。
4、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自叙本志和出身的?
对先主刘备的怀念、感激之情,以及对刘氏父子的效忠之情。
... ... ...
写法借鉴
1、谋篇巧妙,层次分明。
2、情辞恳切,叙、议、抒结合。
3、骈散结合,笔法灵活。
4、文章叙事和议论的表达方式也富于变化,笔法摇曳多姿,不拘一格。
课文总结
这篇表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,被视为表中的代表作。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,广开言路,严明赏罚,亲贤远佞,以修明政治,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;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“北定中原”“兴复汉室”的决心。
... ... ...
词类活用
以光先帝遗德。
光,名词用为动词,发扬光大。
恢弘志士之气。
恢弘,形容词用为动词,发扬扩大。
此皆良实。
良实,形容词用为名词,善良诚实的人。
... ... ...
拓展延伸
写出和诸葛亮有关的成语、歇后语。
成语
(1)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注解:指勤勤恳恳,竭尽心力,为革命,为人民奋斗终身。
出处:三国蜀·诸葛亮《后出师表》:“臣鞠躬尽力,死而后已。”
(2)运筹帷幄。注解:指拟定作战策略。引申为筹划、指挥。出处: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夫运筹帷幄之中,决胜千里之外,吾不如子房。”
(3)三个臭皮匠,赛过诸葛亮。注解:比喻人多智慧多,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,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。
... ... ...
用原文语句回答
1.分析蜀国(益州)当时形势不利的客观条件: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,今天下三分,益州疲弊,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。
2.作者分析当时有利的主观条件: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,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。
3.表达蜀国形势危机,令人担忧的语句:今天下三分,益州疲弊,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。
4.形成有利主观条件的原因是:盖追先帝之殊遇,欲报之于陛下也。
5.作者向后主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是:(1)开张圣听 (2) 宫中府中,俱为一体, 陟罚臧否,不宜异同; (3)亲贤臣,远小人。
6.作者提出“开张圣听”这一建议的目的是:以光先帝遗德,恢弘志士之气。
7.体现“赏罚分明”的句子(第二段中提出的建议的具体内容): 宫中府中,俱为一体, 陟罚臧否,不宜异同。
关键词:出师表教学课件,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件,九年级语文幻灯片课件下载,出师表PPT课件下载,.ppt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