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、经济与文化》PPT优质课件,共14页。
学习目标:
1.了解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过程;
2.掌握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情况;
3.分析民国初年经济、社会的发展;
4.认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。
学习重难点:
1.重点:袁世凯复辟和北洋军阀的统治;民国初年经济、社会的发展;新文化运动
2.难点:民国初年的政治和经济;新文化运动
袁世凯复辟帝制和护国战争
1、袁世凯的独裁统治
(1)政治上
①1913年11月,袁世凯下令解散中国国民党。
②1914年5月公布的《中华民国约法》,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。
③1914年年底发布的《修正大总统选举法》,又规定总统任期十年,可连选连任。
(2)外交上
①1914年8月,日本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,欧洲列强无力东顾的时机,向袁世凯提出把中国的部分领土以及政治、军事、财政等置于日本控制之下的“二十一条”要求。
②袁世凯最终于1915年5月25日被迫签订不平等的“中日民四条约”。
2、复辟过程
(1)1915年8月,袁世凯的宪法顾问古德诺以及筹安会,都积极为复辟帝制营造舆论。
(2)10月6日,参政院以“尊重民意”为由,召开“国民代表大会”,表示一律“赞成”君主立宪。袁世凯接受“劝进”当上了皇帝,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
3、护国战争
(1)背景: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,革命党人起而反抗。
(2)过程
①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,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,武力讨伐袁世凯。
②1915年12月25日,唐继尧﹑蔡锷﹑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,并组织护国军,发动护国战争,讨伐背叛共和的袁世凯。
③云南起义后,贵州、广西、广东、浙江、湖南、陕西、四川等省相继宣告独立。
(3)结果:四面楚歌中,袁世凯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,恢复中华民国年号。
北洋时期的军阀统治
1、军阀割据
(1)背景:袁世凯称帝失败,不久死去,北洋军阀中再也找不出一个能统驭整个北洋派的人。
(2)主要派系
①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,在英美支持下,控制了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苏、赣、鄂等省;
②皖系的段祺瑞在日本支持下,据有皖、浙、闽、鲁、陕各省;
③奉系的张作霖,同样以日本为靠山,占据东北三省。
(3)结果:各军阀凭借手中掌握的军队,争权夺利,先后爆发直皖、直奉军阀混战,导致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。
2、府院之争
(1)原因:袁世凯死后,段祺瑞在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出任掌握实权的国务总理。为了使权力合法化,段祺瑞重新召开被袁世凯解散的国会,但这次会议的进展并不顺利。
(2)经过①1917年5月,继任总统的黎元洪免去段祺瑞总理职务,造成所谓的“府院之争”。
②随后,张勋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,率兵入京,解散了国会,拥清废帝溥仪复辟。
③张勋复辟失败后,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权,段祺瑞以“再造共和”的姿态,回到北京就任国务总理。
3、再造共和
(1)背景:段祺瑞公然破坏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》,拒绝恢复国会。
(2)过程:1917年8月,南下的150余名国会议员在广州召开非常会议,决定成立“中华民国军政府”,举孙中山为大元帅。
(3)结果:借孙中山的名望争权夺势的西南军阀,却千方百计排挤孙中山。孙中山愤而辞去大元帅之职,发表通电痛心地表示:“顾吾国之大患,莫大于武人之争雄,南与北如一丘之貉。”
4、参加一战
(1)目的:为争取国际地位,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。
(2)经过
①1917年8月14日,中国向德、奥两国宣战,加入第一次世界大的协约国方面。
②中国收回德、奥在天津、汉口的租界,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。
③十几万名中国劳工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。
(3)作用:中国劳工的巨大付出,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。
民国初年经济、社会生活的新气象
1、经济新气象
(1)有利条件:
①中华民国建立,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,为中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。
②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,鼓励民间兴办实业。
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西方列强忙于欧战,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。
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,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“二十一条”掀起的抵制日货、提倡国货运动,有力推动了纺织、面粉等轻工业系统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。
(2)特点:发展速度和规模,甚至超过以往半个世纪所取得的成绩。
(3)代表:以荣氏兄弟开办的面粉厂、纱厂等为代表的一批民族企业迅速壮大起来。
(4)影响:随着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,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也急剧增加,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。
2、社会生活新气象
(1)表现
①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当天宣布改用阳历;
②又颁布了剪发辫、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;
③颁布法令,革除“大人”“老爷”等清朝官场的称呼。
(2)影响: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过去的陈规陋习不符合时代的潮流,应接受文明开化的新习俗、新风尚。
新文化运动的开展
1、开始标志:新文化运动是从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《青年杂志》开始的。《青年杂志》从第2卷起改名为《新青年》。
2、背景:是由人们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而来,认识到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,中国的状况依然黑暗,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、旧文化、旧礼教的彻底批判,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牢牢地束缚着。
3、主要阵地①1917年1月,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,随即聘请陈独秀为文科学长,并延揽许多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来北大任教;②北京大学和迁往北京的《新青年》杂志,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,胡适、李大钊、鲁迅、钱玄同等成为编辑部成员,共同推进新文化运动。
4、主张
①拥护“德先生”,便不得不反对孔教、礼法、贞节、旧伦理、旧政治;
②拥护“赛先生”,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、旧宗教;
③要拥护“德先生”又要拥护“赛先生”,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;
④胡适在《新青年》发表《文学改良刍议》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,得到广泛呼应。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,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。
5、影响
①在《新青年》的有力推动下,各地拥护新文化运动的刊物纷纷出版,使全国报刊面貌为之一新;
②妇女解放、婚姻自由、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,也使这场运动所涉及的内容远比辛亥革命时期更为广泛和深刻;
③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,推动思想文化革新,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。
... ... ...
关键词: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、经济与文化》PPT课件免费下载,.PPT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