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短文两篇》PPT
第一部分内容:新课导入
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“读图时代”,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般呈现在人们眼前,读图已经成为时尚。有人认为,读图是造成全民阅读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。因此要回归读书,尤其是中学生要多读书,读好书。那么,我们为什么读书,怎样读书,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几百年以前的先哲的高论。
1.朗读课文,理解文章内容和结构。
2.积累文中经典语句和格言,学习归纳论证方法及作用。
3.掌握比喻、排比的修辞手法,并灵活运用。
4.学会掌握举例论证、比喻论证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,并灵活运用。
作者简介
弗朗西斯·培根 (1561—1626年 ),英国哲学家、作家。作品风格是文笔紧凑、老练、锐利,说理透彻,警句迭出。代表作品:《新工具论》《随笔》《伟大的复兴》等。
马南邨,原名邓拓,无产阶级革命战士,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、政论家、历史学家、诗人和杂文家,他还是一位书画收藏家。作品风格是重史实、史论,有针砭时弊的批判性,爱憎分明而又含蓄委婉,短小精悍,妙趣横生,熔知识性、趣味性于一炉。代表作品:《燕山夜话》《三家村札记》(与吴晗、廖沫沙合著)等。
背景透视
《谈读书》选自《玫瑰树》(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年版)。《随笔》是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主要著作,它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文笔紧凑、老练、锐利,警句迭出。英国本无随笔,由于培根的示范,始在英国植根,后来写随笔的名家辈出,因而随笔成为英国文学中有特色的体裁之一,培根对此有开创之功。
《不求甚解》选自《燕山夜话》(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年版)。1961 年,正当我国处在暂时经济困难时期,邓拓同志应《北京晚报》的要求,遵照毛泽东同志倡导的“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”的方针,开设了《燕山夜话》专栏。后来结集成书。
... ... ...
短文两篇PPT,第二部分内容:基础知识
一 读一读字音
狡黠 诘难
二 写一写字形
liàn( )达 要jué( )
三 记一记词义
怡情:使心情愉快。
练达:阅历多而通达人情世故。
藻饰:修饰。
狡黠:狡诈,刁滑。
诘难:诘问,为难。
聪颖:觉悟高,天资聪慧,非常聪明。
滞碍:不通畅。
要诀:关键的窍门、重要的诀窍。
劝诫:劝告人们改正缺点错误,警惕未来。
高谈阔论: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(多含贬义)。
寻章摘句:搜寻、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。指读书时仅局限于文字的推求。
... ... ...
短文两篇PPT,第三部分内容:品读课文
带着问题读课文
导思1. 《谈读书》阐述了读书应有怎样的正确目的?读书有哪些益处?
导思2. 《不求甚解》一文首先摆出对方什么观点?提出了自己什么观点?
导思3. 《不求甚解》一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批驳错误观点?
导思4.这两篇短文讲了关于读书的一些观点,联系你自己的读书经历,谈谈对读书方法有什么新的认识。
品析《谈读书》
“读书足以怡情,足以傅彩,足以长才。”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?有什么作用?
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,“足以……足以……足以……”写出了读书作用之大、之多。
“读书补天然之不足,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,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,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”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?有什么作用?
比喻论证。“自然花草”比喻人天生的才干;“修剪移接”比喻读书学习。用“自然花草”可以“修剪移接”比喻读书学习可以“补天然之不足”,这样使语言表达具体形象,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。
阅读方法解密
考点:分析比喻论证的作用。(中考占3-4 )
答题思路:一般来说,比喻论证的作用是:深入浅出,生动形象地证明观点,使观点更为清晰,读者更易理解。答题模式:使用了比喻论证(1 分),将……比作……,证明了……观点,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、浅显易懂,具有更强的说服力。【比喻论证作用分析法】
... ... ...
品析《不求甚解》
第①段有什么作用?
开篇摆出批驳的靶子:“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。”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观点:“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。”
阅读方法解密
考点:分析议论文开头段的作用。(中考占3-4 )
答题思路:议论文开头段的作用:①提出论题或论述的内容,为下文的论述做铺垫;②提出中心论点;③作为文章的道理论据或事实论据;④增强文章趣味性,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。【议论文开头段作用分析法】
分析一下第②段的论证思路?
本段从“不求甚解”的出处入手,正面阐述陶渊明的本意是领会书中的要义,体会书中的乐趣,而不必在一字一句上过分地下功夫。接着说明人们曲解了“不求甚解”的意思,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是正确的,值得我们学习。“这是何苦来呢”为口语化的语言,如话家常,使人读起来倍感亲切。最后得出结论:古人的读书态度是正确的,我们应该虚心学习。
这一段论述了哪两个方面的问题?请结合文段内容回答。
这一段论述了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:一是要养成“好读书”这个习惯,只有“好读书”才能谈到“不求甚解”这个问题。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,读书时不要“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”,读书的要诀在于“会意”,所以陶渊明每有会意便十分高兴。
... ... ...
短文两篇PPT,第四部分内容:问题解析
1. 《谈读书》是一篇随笔,是一位洞察世事人情的饱学之士,对世人的谆谆告诫。全文好似一篇谈话,富于针对性,从写法上看,文章是如何说理的?
点拨:(1)运用比喻说理。例如,用“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,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”,来说明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。这样写,生动形象,通俗易懂。
(2)运用排比说理。例如,“读书足以怡情,足以傅彩,足以长才。其怡情也,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;其傅彩也,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;其长才也,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。”又如,“读史使人明智,读诗使人灵秀,数学使人周密,科学使人深刻,伦理学使人庄重,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。”这样写,使所说的道理十分显豁,让人读起来富有气势,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。
(3)运用对比说理。正面说了,再从反面来说,使说理更加全面、有力。例如,文章的开头从正面论说了读书的目的,接着从反面说了读书的三种倾向。
2.说说本课的两篇文章有何异同。
点拨:相同点:这两篇短文在思想内容上有相似之处,都围绕读书来谈,都谈到了读书的态度、方法;论证思路清晰,结构严谨,论证方法灵活多变,有理有据。
不同点:(1)两文论证的方式不同,《谈读书》是立论,从正面提出观点,逐层论证;《不求甚解》是驳论,先树立批驳的靶子,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阐述自己的主张。
(2)论证的方法略有不同。《谈读书》运用了比喻论证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;《不求甚解》运用了引用论证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。
(3)两文语言风格不同。《谈读书》的语言精练华美,如夏日牡丹;《不求甚解》的语言严谨质朴,如秋菊傲傲。
... ... ...
短文两篇PPT,第五部分内容:本课主旨
《谈读书》就读书的问题发表了种种看法,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、读书方法,同时归纳读书的重要作用,以此鼓励人们多读书。
《不求甚解》通过探求“不求甚解”的含义,提出自己关于读书问题的见解,认为读书在于虚心和会意,反对死读和抠字句而忽视精神实质,提倡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。
本课突出艺术特色归纳
《谈读书》
1. 思路清晰,语言简练。
全文围绕论点,从不同角度去谈论一个问题,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,谈论读书的目的、态度、方法以及作用。整篇文章思路清晰,条理清楚。文章语言简练,有格言的意味,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,如“读书使人充实,讨论使人机智”等。
2.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说理。
如运用比喻论证说理,“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,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”,这样写,生动形象,将深奥的道理浅显化,通俗易懂;如运用对比论证说理:“狡黠者鄙读书,无知者羡读书,唯明智之士用读书”,分析了不同人对读书的不同态度。对比论证使说理透彻、有力。
3.运用排比说理。
例如,“读书足以怡情,足以傅彩,足以长才。其怡情也,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;其傅彩也,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;其长才也,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。”这样写,使所说的道理十分显豁,让人读起来富有气势,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。
《不求甚解》
1. 运用引证法。
引用陶渊明“好读书,不求甚解;每有会意,便欣然忘食”引出论题,并加以分析,提出论点;引用陆象山的语录,强调不因小失大,再次论证“不求甚解”。
2.运用例证法。
以普列汉诺夫为例,从反面论证读书一定要虚心,不要死抠字句,要理解其精神实质。以诸葛亮为例证明古代就有“不求甚解”的读书人。
3. 运用对比论证。
普列汉诺夫和诸葛亮就是正反对比。
4. 破立结合。
本文在批驳错误观点的同时阐明自己所持的观点,边破边立,破立结合。
... ... ...
短文两篇PPT,第六部分内容:课外延伸
有关读书的名言
1、劳于读书,逸于作文。 —— 程端礼
2、读书使人心明眼亮。 —— 伏尔泰
3、为乐趣而读书。 —— 毛姆
4、读书何所求?将以通事理。 —— 张维屏
关键词: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PPT课件免费下载,短文两篇PPT下载,谈读书PPT下载,不求甚解PPT下载,.PPT格式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