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无言之美》PPT
第一部分内容:情景导入
A: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。
B:大荒漠中一缕炊烟升起,因为没有风,所以它显得特别直;远方横着一条大河,落日好像自河面上升起,看起来格外的圆。
比较A与B两个句子,你觉得哪个句子更美,更能打动你?
A句,虽然B句描写得十分详细,还包括了A句中的景物,但是,它却没法像A句一样呈现出悲凉雄浑的意境。
明明B句描写得更加详细,为何反而还达不到A句的效果呢?难道是因为说得太多反而不够好?也许,今天的课文内容,能解答这个疑问。
学习目标
1.阅读文章,把握作者行文思路。
2.学习举例论证的方法。
3.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,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。
走近作者
朱光潜(1897—1986),现代美学家、文艺理论家。笔名孟实。安徽桐城人。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,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。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,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,沟通了“五四”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。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、沟通中外的“桥梁”,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。
... ... ...
无言之美PPT,第二部分内容:基础知识
意蕴( ) 寂寥( )
譬如( ) 颦蹙( )
理解词语
尽致:详尽细致,达到极点。
意蕴:内在的意义;含义。
寂寥:寂静;空旷。
譬如:比如
附丽:附着,依附。
心旷神怡:心情舒畅,精神愉快。
轻描淡写:着力不多地描写或叙述;谈问题时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。
铢两悉称:一丝一毫都相吻合。
... ... ...
无言之美PPT,第三部分内容:合作探究
作者是如何引出“无言”这一话题的?作者认为“无言”的意蕴,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?
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“无言”的话题;作者认为要探究“无言”的意蕴,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。
请阅读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,用一句话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。
用一句话概括言与意的关系,即“言不尽意”。
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?
所谓文学,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。
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,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,能否满足这个条件?不能达到这个条件,文学是否还能达到美呢?
“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”,因此难以满足“尽善尽美” 的条件。但文学依然有“美”的境界,因为作者认为对于表达全部意旨,不仅是文学,“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,尽量表现,非唯不能,而且不必”,意思是意志不能也无必要全部清楚地用言语表现出来,就算言语不能表现所有意志也能达到美。
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“无言”也能产生美的?作者在此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?
作者一共从四种艺术入手,运用了举例论证,论证了“无言”也能产生美。
(1)以“言尽一切”的相片与“言及部分”的图画相比,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;
(2)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;
(3)从音乐中的“无声胜有声”论证无言之美;
(4)从雕刻艺术的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美。
... ... ...
无言之美PPT,第四部分内容:拓展延伸
品味下面一段话,说说你品味到“无言之美”的例子。
以课文《孤独之旅》为例,文章以鸭子下蛋结尾,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想象空间,鸭下蛋了杜小康可能就要回去了;杜小康也许要抒发自己长大的感慨了。作者不出一言,促使着我们在脑中构造图景,这就是一种“无言之美”。
... ... ...
无言之美PPT,第五部分内容:随堂检测
1.写出下列形近的字读音并组词。
蕴( ) 惘( )
温( ) 罔( )
2.下列句中的关联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
A、看莫高窟,不是看死了一千多年的标本,就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。
B、现实的世界人人都拥有,并且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为阅读者所独有。
C、他们如此处理朋友间的关系,虽然在当时,但是在今天也是难能可贵的。
D、只有他本人,才真正理解会计师的苦衷,因为他从事这一行已经二十多年了。
... ... ...
无言之美PPT,第六部分内容:课后作业
1.完成同步练习。
2.预习下一课。
关键词: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PPT课件免费下载,无言之美PPT下载,.PPT格式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