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孔明借箭》PPT课件8
我国四大名著
三国演义 罗贯中
水浒传 施耐庵
红楼梦 曹雪芹
西游记 吴承恩
资料袋
《三国演义》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,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。这部小说写的是三国时期魏、蜀、吴的故事,书中塑造的曹操、孙权、刘备、诸葛亮、张飞、关羽等人物形象,家喻户晓。书中的许多故事,如“桃园三结义”“三顾茅庐”“火烧赤壁”“空城计”,广为流传。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。
《草船借箭》这篇课文是根据《三国演义》的第四十六回的相关内容改编的。
... ... ...
介绍背景
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《三国演义》中的一个故事。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,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,又派兵进攻孙权。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。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。孙权手下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,设下圈套,假意让他负责赶造十万支箭,企图以造不成箭违误军令的借口加以陷害,于是就发生了这个故事。
了解人物
了解曹操、周瑜、诸葛亮、鲁肃各是怎样的人,之间关系如何?
曹操是汉室的丞相,周瑜是孙权手下的大将,诸葛亮是刘备手下的军师,鲁肃是协助周瑜统率三军的。诸葛亮和鲁肃都是主张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的人。课文通过孔明借箭一事,赞扬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。
诸葛亮 字孔明,琅琊(lángyá)阳都(今山东沂南)人。三国蜀汉政治家、军事家。东汉末,隐居邓县隆中(今湖北襄阳西),留心世事,被称为“卧龙”。建安十二年,刘备三顾茅庐,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(今湖南、湖北)、益(今四川)两州,谋取西南各族统治者的支持,联合孙权,对抗曹操,统一全国的建议,即所谓“隆中对”。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。
... ... ...
学习目标
1.掌握生字新词。
2.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,把课文读通顺。
3.通过默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,弄清孔明借箭的前因后果,进一步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。
4.联系全文内容,理解全文中心句,认识孔明、周瑜这两个人物的特点。
生字词
妒 忌 都 督 甘 心 粗 鲁
迟 延 布 幔 私 自 水 寨
擂 鼓 呐 喊 援 助 丞 相
理解词语
妒忌 军令状 迟延
调用 奇谋 神机妙算
欣然而至 军中无戏言
隐瞒 支吾 省悟 切勿 上当
弓弩手 应诺而去 曰
... ... ...
体会词义
妒忌:对才能、名誉地位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,本课指周瑜因诸葛亮比自己强而忌恨他。
惩罚:严厉地处罚。
自有妙用:自然巧妙的用处。
神机妙算:惊人的机智,巧妙的谋划,形容有预见性,善于估计客观形势,决定策略。
初读感知
借箭的起因、经过、结果是怎样的?
迅速浏览课文,看看课文中哪个词最能概括诸葛亮的特点?
细读感悟
联系全文思考:哪些地方体现了诸葛亮的“神机妙算”?
“鲁肃惊曰:‘倘曹兵齐出,如之奈何?’孔明笑曰:‘吾料曹操于重雾中必不敢出。吾等只顾酌酒取乐,待雾散便回。’”
“吾料曹操于重雾中必不敢出……”这是话中有话、话后有话呀!你能把诸葛亮没说出来的话说出来吗?
诸葛亮算得准不准呢?从那里可以看出来?
“操传令曰:‘重雾迷江,彼军忽至,必有埋伏,切不可轻动。可拨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之。”……约一万余人,尽皆向江中放箭:箭如雨发。
1.逼近水寨、“孔明叫把船吊回,头东尾西受箭,一面擂鼓呐喊。”为什么?
2.什么时候曹操才知道上当了?
3.孔明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?
... ... ...
分析人物的心理:
周瑜(明知故问);“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…”
周瑜( )说:“对,先生跟我想的一样…”
周瑜( )说:“十天造的好吗?”
周瑜( )说:“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?”
周瑜( )说:“军情紧急,可不能开玩笑.”
讨论填词:试探 心中暗喜 威胁 迫不及待
小组合作探讨:诸葛亮借箭为什么取得成功
明确:主观原因: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。
客观原因:找鲁肃帮忙,鲁肃帮了他。
... ... ...
日积月累
关于三国的成语
望梅止渴 三顾茅庐 味同鸡肋
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
手不释卷 老马识途 自有妙用
神机妙算 心甘情愿
关于三国的歇后语
草船借箭——满载而归
张飞吃豆芽——小菜一碟
周瑜打黄盖——一个愿打一个愿挨
诸葛亮借箭——有借无还
张飞吃秤砣——铁了心
孔明借东风——巧用天时
东吴招亲——赔了夫人又折兵
... ... ...
拓展学习
1.你还知道《三国演义》的那些历史故事?
选择周瑜、鲁肃、曹操三个人物中的一 个,谈谈自己的看法。
2.课后阅读《三国演义》。
1.抄写生字、新词。
2.分角色朗读课文并练习复述课文。
关键词:孔明借箭教学课件,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,五年级语文幻灯片课件下载,孔明借箭PPT课件下载,.ppt格式